返回学校主站   /   附属医院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学科介绍
传染病学学科简介
发布者:临床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4-10-21

传染病学学科简介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我校内科学(传染病学专业)于200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02年开始招生,截至2024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全部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获得硕士学位。在学校和研究生处领导下,该硕士授权点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规范教学过程,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带教力量不断提高。

(一)师资队伍建设

该专业目前共有专职及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均来自三级甲等医院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导师中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7人,占总人数70%,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人,占总人数3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占50%。

(二)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

该授权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肝病、艾滋病、发热待查、各种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及地市级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篇,参与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多项课题获得厅局级及地市级奖励。近五年内共支配科研经费共计100余万元。作为潍坊市医学会感染专业主委单位多次举办感染学术会议,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肯定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积极参与国家级及省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各种学习培训班,成效显著,得到省内外专家的认可。

(三)人才培养

本专业自2015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规培研究生。已毕业研究生均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并授予硕士学位,平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篇/人,毕业后分别到国内知名院校攻读博士学位或到省内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发展前景良好。

二、培养方向与师资队伍

(一)培养方向一   肝病

本方向特色及优势:擅长各类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代谢相关性肝病及各种原因不明的肝损害疾病。本研究培养方向依托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不仅有充足的病源、规范的临床诊疗,也有完善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充沛的科研条件作为支撑。  

(二)培养方向二 感染性疾病

本方向特色及优势:研究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疑难重症感染、发热原因待查,以及各种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及相关研究。近年来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依托三甲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源充足,有完善的诊治流程,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三、科学研究与培养条件

(一)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5项,地市级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100余万元,获得厅局级及地市级科研奖励10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近20篇,发表专著多部,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二)培养条件

1.经费投入

5年,学位点认真执行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研究生处管理办法,研究生培养经费专款专用,科研经费基本满足培养研究生需要。

2.教学科研支撑

学位点拥有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专用办公面积50m2,专业实验室面积50m2,实验开出率80%以上,能满足课题研究和学习需要。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0台(件),投资仪器设备费用合计50余万元。拥有网络平台及专业书籍供学生阅读应用,具有一定的经费用于购置本学科图书。具有充足数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及规范的指导教师及床位数建设,为研究生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本学科特色及优势

本学科依托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及省内各教学三甲医院,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科学研究,致力于培养更多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使之具有一定独立进行科研、教学活动,独立从事临床工作,并在处理好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有诊断处理疑难病及危重病人的能力,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便更好地面向社会,依托学科优势积极为区域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