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主站   /   附属医院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导师介绍
2025年重症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发布者:临床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5-02-12

姓名

招生类别

工作单位

姓名

招生类别

工作单位

张勇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明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闫早红

学硕和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庆海

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费雪洁

学硕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崔云亮

学硕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田行瀚

学硕和专硕

烟台毓璜顶医院

王静

学硕和专硕

烟台毓璜顶医院

李小丽

专硕

烟台毓璜顶医院

李梅

专硕

烟台毓璜顶医院

高广生

专硕

济南市中心医院

潘建亮

学硕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田锁臣

专硕

聊城市人民医院

张丽娜

专硕

聊城市人民医院

邹秀丽

专硕

聊城市人民医院

张建国

专硕

临沂市人民医院

范晓婷

专硕

临沂市人民医院

 

 

 

 

校内导师

 

张勇,男,1972.09,中共党员、研究生、硕士学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重症医学、野战外科硕士点学科负责人、重症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院医患沟通教研室主任、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秘书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潍坊市优秀共产党员。邮箱:13854459256@163.com。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重症感染、脓毒症、微循环病理生理、多脏器功能衰竭。

学术兼职:山东省康复医学会休克与脓毒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感染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耐药监测与防控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输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心肺复苏与体外生命支持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潍坊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前承担临床医学院课题1项(血浆神经丝蛋白预测复苏期谵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获批科研经费5万元;承担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患沟通与技巧思政示范课程、研究生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思政课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2部,人际沟通教程教材1部。

 

张明,男,1979年5月出生,硕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科副主任,医疗组长。曾荣获山东好医生(2022年度)及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及附属医院十佳医师、优秀住培导师等多项荣誉。邮箱:sdwfzhangming@126.com

教育经历:2003年毕业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同年留校,从事临床及急危重症临床工作20余年,曾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半年,2024年获得CCUSG中国重症超声培训证书。研究方向:脓毒症、呼吸危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重症超声、机械通气呼吸力学监测、重症免疫风湿性疾病、各种休克、重症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复杂外伤等危重疾病。

科研课题及发表论文:首位主持完成厅局级课题4项,其中包括:山东省卫健委厅局级课题2项(1、杂合式血液净化序贯治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2017WS702  2、潍坊市在校大学生中医保健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ZYY2023198)、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厅局级课题1项(加味黄连解毒饮治疗脓毒症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M-2022239),潍坊市科技局厅局级级课题1项(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诊断脓毒症中的作用2016YX078),获批科研经费6.5万元;主要完成人完成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9项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2部,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社会兼职:担任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学组副组长、山东省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社会兼职。

 

闫早红,男,1981.12,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邮箱:826296574@qq.com。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医师分会青年协作组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重症感染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重症创伤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领域: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各种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的抢救治疗。

科研情况:主持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1项,潍坊市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厅局级科研奖2项。发表SCI,北大核心,科技核心等论文10余篇。

 

张庆海,男,1980年9月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邮箱:zzyxzqh@outlook.com

长期从事急危重症诊治临床与科研工作,2015-2019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研究;专注心肺复苏、脓毒症、休克、ARDS、呼吸及肝肾衰竭、多发伤等领域,参与多次重大抢救与会诊,积累了丰富经验与独特见解,重视ICU规范化建设与人文关怀。

推动科室技术发展,成功实施ECMO技术200余例,包括肺移植支持手术8例、跨区域转运40余例、ECMO支持下的冠脉搭桥、瓣膜置换、冠脉介入等手术20余例,开展VV、VA、VAV模式及ECMO联合IABP、CRRT等技术。积极推广重症超声、双腔导管在ECMO中的应用、镇静镇痛管理与个体化营养支持,优化危重患者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管理,成功救治复杂创伤、重症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致力于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构建多学科协作机制,提升科室在区域重症医学领域的影响力。

承担省市级项目: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慢性肾病患者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疗效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microRNA-17-5p靶向调控Act A/Smad3环路在造影剂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基于mTORC1-ULK1-FUNDC1通路探讨红景天苷调控线粒体自噬介导的铁死亡减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机制研究等。

学术兼职:担任山东省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分会委员、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医师分会委员、第七批潍坊名医、潍坊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等职务。

获奖情况:2019年荣获潍坊市人民医院“科研学习奖”;为潍坊市人民医院英才计划成员;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2022年10月受邀赴阿联酋迪拜讲学,并荣获“杰出演讲者”称号;2022年、2024年荣获山东省医学会急危重症抢救奖。

学术成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7篇;主持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项目1项,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项;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校外导师

 

费雪洁,女,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在读),主任医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重症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邮箱:1749336046@qq.com

在上海市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近二十年,对心脑肺复苏、感染及各种休克,特别是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围术期高危患者的综合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市局级课题1项,参与局级以上课题多项;以第一署名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近十年以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

目前所任职科室为重症医学科,是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的重要分支,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及专科,国家老年麻醉联盟成员,学科特色是老年患者麻醉与围术期全流程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连续3年荣获上海市同类医院麻醉质控排名第一、科研竞争力第一。学术带头人熊利泽教授,是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脑功能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重症医学科作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虹口区临床重点扶持专科,已形成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脑病多模态防治、多脏器功能监测及支持、老年患者围术期ICU生命支持及快速康复管理为特色的诊疗模式。科室拥有ECMO、EIT、TMS、Narcotrend等医疗设备,可开展ECMO、IABP、CRRT、血浆置换等脏器支持技术,在脑卒中、脓毒症、脓毒症脑病、清醒ECMO、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热射病、重症创伤以及危重患者围术期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崔云亮,男,1983.05,汉族,中共党员,解放军勤联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急诊医学博士。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委、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常委、全军重症医学委员会委员。2017年参加赴马里维和医疗队,2020年参加援鄂火神山医疗队。邮箱:13505315290@139.com

教学科研医疗经历:擅长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对休克、脓毒症、多发伤、复合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类中毒、热射病、心肺脑复苏均有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特别在重症感染、劳力性热射病、呼吸机支持下高压氧早期脑复苏以及DuoFlo颅内深低温脑保护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研究方向: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极早期复苏研究。

承担课题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1项,定植因子CFA/I介导的肠道免疫对条件致病菌去定植的机制研究(8157194);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1项,战创伤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防治研究(15QNP01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过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高表达造成毛细血管渗漏的机制研究(ZR2014HQ023),济南军区后勤科研面上项目1项,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肠道定植抗力抑制致病菌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研究, 2013QN06)、广东省药学会天普研究基金2项,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乌司他丁保护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UF20133)、乌司他丁通过肠淋巴循环对肠源性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UF20131)。发表论文近20篇。获得奖励: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全军优秀科技干部一类岗位津贴

 

田行瀚,男,1981.10,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重症康复科主任,硕士生导师。邮箱tianfenger987@sina.com。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博士后。

学术兼职: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康复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重症医学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医院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获奖及荣誉:获得“山东省重症医学青年科学家奖”、”山东省卫健系统先进个人”、“烟台优秀青年医师”、“抗疫先进个人”、“市直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 烟台市重症技能竞赛获得特等奖(第一名);多次获得“十佳青年医生”、“烟台好医生”的称号。

科研情况:发表SCI论文1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40余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危重症病例剖析》一部,主编其他国家一级出版社论著3部,译著《每一次深重呼吸》一部。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两项。

 

王静,女,1980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门理工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美国UCSD博士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访问学者,烟台毓璜顶医院西区重症医学科主任。邮箱:jinga@qdu.edu.cn

近年来主要从事脓毒症诊断、预后和营养支持的多组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多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等研究。曾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第1位)。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 BMC Med(IF: 11.15)、Environ Int(IF: 13.35)、Crit Rev Food Sci Nutr(IF: 11.21) 等杂志发表论文 30 余篇。曾获山东省首届卫生应急救援大赛嘉奖,烟台市“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目前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医师分会常委、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重症创伤学分会常委、美国AHA高级心肺复苏培训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青年编委等。

 

李小丽,女,1974年11月出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主任医师(三级),硕士研究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东区,科主任,邮箱:zlfd999@163.com。

 长期从事重症医学医教研工作,研究方向: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损伤,主持和参与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烟台市科技计划多项研究课题,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2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获得医院“十佳青年医生”、“十佳医生”、“先锋共产党员”、“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并获批成立“烟台市党员名医工作室”。目前兼任山东省医师分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公共卫生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社会兼职

 

李梅凤,女,1979.06,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医学博士,青岛大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邮箱:339522938@qq.com。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休克与脓毒症分会常委;山东省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研究型医院重症感染分会常委;山东中西医结合急救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感染多学科联合委员会科研组副组长;山东省药学会互联网+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致力于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及MODS 等科研基础和临床诊治研究,发表 SCI 文章 8 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IF:29.05。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基金 1 项,主持省卫计委厅级和市级课题各 1 项。2017 年获得山东省“重症医学青年科学家研究奖”,2018 年获得“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获“山东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1 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 年获“烟台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24年获“烟台市双百计划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主编国家级出版社论著《实用急危重症救治技术》和《重症医学科诊疗实践》2 部。多次获得医院“最美职工”、“中青年技术标兵”等称号。

 

高广生,男,1977年1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邮箱:shenggao163@163.com。

从事重症医学工作近20年,擅长重症脑血管病、重型颅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脓毒症、重症肺炎等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主要研究方向是脓毒症基础及临床研究,深入研究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及免疫调控机制。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研进步奖8项,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 20 余篇,其中发表SCI 10篇。学术兼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理与精神健康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重症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超声医学工程急重症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感染多学科联合委员会科研工作组副组长,济南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济南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重症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公共卫生学会灾难医学与应急救援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潘建亮,男,1981年6月出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邮箱:13563697303@163.com。

2005年毕业于山东省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4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擅长呼吸危重症、呼吸感染及肺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山东省优秀医师,潍坊名医、潍坊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一年,主要研究方向:呼吸衰竭和呼吸支持技术、呼吸感染及病原学检测,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篇,北大核心等论文10余篇。科研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三等奖1项,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兼任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青委会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睡眠与呼吸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防痨协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休克与脓毒症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中医药协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心肺复苏与体外生命支持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常委等。

 

田锁臣,男,1971.11,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tianyinong@163.com

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山东大学内科学硕士毕业,1996年参与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创立并工作至今,期间,先后到韩国首尔峨山医疗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学习。科室目前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山东省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健康科技创新大数据联盟牵头单位。研究方向是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目前承担省级课题2项,近3年发表SCI 7篇,IF 22.5,荣获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水城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学术兼职: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聊城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聊城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重症医学专业主任。

 

张丽娜,女,1979年12月出生,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聊城市优秀人才,美国UNC大学肺病研究所访问学者,奥地利巴登(Bardon)医院访问学者,邮箱:zln_109@126.com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聊城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脓毒症、病理产科、气道微生态。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6篇,著作1部。以第一责任人承担省级科研项目5项,参研6项。2013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5年荣获“聊城市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2019年获得“山东省重症医学青年科学家奖”,2022年获得“山东省优秀科研奖”。

 

邹秀丽,女,1976年4月出生,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专业基地教学主任,英国HammerSmith Hospital 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 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康复多学科联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聊城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负责重症医学教学、科研、临床,擅长急危重症病人的综合救治,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监测、重要脏器功能监测,重要脏器的替代治疗,尤其擅长重症感染、严重多发性创伤、中毒等多种危重病的诊治,近年来致力于重症血液净化亚专业方向的临床及研究。做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科研6项,在研2项,参与完成科研10余项,以第一作者于本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第一主编撰写重症医学专业著作2部,获国家级发明专利一项,荣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2项,指导硕士研究生2人。

 

张建国,男,1975.07,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Virginia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临沂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邮箱:drzhangjianguo@163.com。

1999年7月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2006年9月就读南昌大学医学院,先后完成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并获硕士、博士学位。2015年美国virginia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急性肺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重症感染、严重多发伤、休克、多器官衰竭等危重病领域有较丰富治疗经验。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标记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转化医学会重症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医师分会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近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目前在研课题包括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2项、临沂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展基金资助项目1项、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科研专项资金项目1项。近年发表SCI收录论文及中华级医学期刊论著20余篇。2023-2024年山东省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计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诊疗进展》项目负责人。

 

范晓婷,女,1986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临沂市人民医院 神经创伤重症监护室,副主任,邮箱:15215396929@163.com 

201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2021年获得山东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是临沂市人民医院青年才俊。研究方向:冠心病、心力衰竭、颅脑创伤、脊髓损伤等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

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市级课题1项,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位次发表论文6篇(论著4篇)。临床工作中擅长重症医学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疗,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呼吸衰竭、休克、脓毒症、复杂感染、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重症肺炎、爆发性心肌炎、以及多发伤、各类代谢危象的救治;可以熟练操作重症医学多项专业技术,擅长无创/有创通气、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等多种机械通气模式和通气技术,除常规监护治疗外,还熟练多种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脑电/颅内压监测、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和血液净化治疗。

目前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灾难医学与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中毒性疾病及救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中医药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临沂市医学会第二届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临沂市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