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主站   /   附属医院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  导师介绍
2025年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发布者:临床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5-02-12

姓名

招生类别

工作单位

姓名

招生类别

工作单位

于振海

学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姜爱芳

学硕和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路超

学硕和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杨婷婷

学硕和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孟玉菡

学硕和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王桂丽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王桂玲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薛德娜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建军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封硕

学硕和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曹成成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王娟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潘姿璇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海凤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王艳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刘洋

专硕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陈芳

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王希波

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刘玉珍

学硕和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朱玉春

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柳林

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陈少敏

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刘艳

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王丽

专硕

潍坊市人民医院

郭永

专硕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张旭艳

专硕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李萌萌

专硕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陶华娟

专硕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包洪初

专硕

烟台毓璜顶医院

董艳

专硕

临沂市人民医院

张丽丽

专硕

聊城市人民医院

王珊

学硕

山东省立医院

李爱华

专硕

聊城市人民医院

刘天凤

专硕

临沂市人民医院

王新波

专硕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朱彤宇

专硕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曲洪美

专硕

烟台毓璜顶医院

王岸聪

专硕

临沂市人民医院

张海燕

专硕

临沂市人民医院

张宁

专硕

烟台毓璜顶医院

张意茗

专硕

济南市中心医院

孙丽

专硕

青岛市中心医院

谢贝贝

专硕

临沂市人民医院

 

 

 

 

校内导师

 

 

于振海,男,1985年7月出生,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生殖科副主任,邮箱:tomsyu@163.com。

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子宫内异症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复发性流产的基础研究。近五年发表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Theranostics等SCI权威杂志。获得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一项。

 

 


姜爱芳,女,教授、主任医师,1970年10月生,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妇产科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生殖中心临床负责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九三学社潍坊市优秀社员。

招生类别:学硕和专硕联系方式:wfjaf@sina.com,15806368225研究领域:生殖内分泌疾病基础及临床、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与辅助生殖技术

科研、教学与医疗: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省卫生计生委课题3项,潍坊市科技局课题3项,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计生委及教育厅课题多项,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在研卫计委课题1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9篇,SCI收录10篇。承担《妇产科学》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课程教学,连续14年教学效果优秀, 9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3次被评为临床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生殖医学中心为潍坊及周边地区经原卫生部批准的最早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单位、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潍坊市重点实验室、潍坊市优秀学术品牌单位,本人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年手术量1500例左右,负责年轻医生及规培生的教学。主要学术兼职: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伦理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内分泌及围绝经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代表性论文:

1. Phosphorylation of USP27X by PIM2 promotes glycolysis and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via deubiquitylation of MYC,Oncogene,2024.08,共同第一作者;

2. AURKA Enhances the Glyco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Ovarian Endometriosis Through ERβ,Endocrinology,2024.02,共同通讯作者;

3. Arginine methylation of ALKBH5 by PRMT6 promotes breast tumorigenesis via LDHA-mediated glycolysis,Frontiers of Medicine,2024.04,共同第一作者;

4. CADM2 participates in endometriosis development by influencing the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Reproductive Sciences2024.05,通讯作者;

5.KLRK1 as a prognostic biomarkerfor lung adenocarcinoma cancer,Scientific Reports,2022.02.07, Aifang Jiang,共同通讯作者;

6. The effect of flexible low-dose GnRHantagonist on pregnancy outcome in the fresh embryo transfer cycle of IVF-E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2022.03;

7. New Insights on Ferroptosis and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2022.6.14;共同通讯作者;

8.PFKFB3 promotes endometriosis cell proliferation via enhancing the protein stability of β-catenin,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2023.9.29,共同通讯作者;

9. 子宫内膜增生症合并不孕症患者IVF/ICSI-ET结局分析,医学研究杂志,2022.08,通讯作者;

10. 不孕症患者慢性子宫内膜炎与输卵管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生殖医学杂志,2024.1.15,通讯作者;

11. FOXD1在内异症中的表达及其与纤维化的关系,潍坊医学院学报,2023.4.15,通讯作者;

12.TNF-α、IL-10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相关性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2022.09,通讯作者;

13. MMP-2、MMP-9及TIMP-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种植窗口期内膜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5.15,通讯作者;

14. 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及薄型子宫内膜效果的Meta分析,广西医学,2021.5.15,通讯作者;

15. PM2.5暴露对小鼠卵巢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5);姜爱芳,通讯作者;

16.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在月经周期中表达的分析,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6.6:姜爱芳,第一作者;

17.两种造模方法导致大鼠卵巢早衰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5.10,姜爱芳,通讯作者;

14.Jiang aifang,etal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T Cells in Early  Life : Abnormal Immune Development and Postnatal Diseases Current Drug Targets,2017, No. 10;共同第一作者

18. 945例PCOS不孕妇女临床与代谢特征分析,潍坊医学院学报,2018. 8.2,姜爱芳,通讯作者;

19.肥胖与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特征分析,潍坊医学院学报,2017.12. 15,姜爱芳,通讯作者;

20. 1525例不孕症患者病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11-15;姜爱芳,第一作者;

21.人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9.15. 姜爱芳,第一作者;

22. G-CSF在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治疗中的应用,潍坊医学院学报,2020. 8.15,姜爱芳,通讯作者;

23. 自身免疫抗体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性分析,潍坊医学院学报,2020. 4.15,姜爱芳,通讯作者;

24. ER,PR表达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相关性研究,潍坊医学院学报,2020. 4.15,姜爱芳,通讯作者。

25. 不孕合并凝血因子Ⅺ、Ⅻ缺乏症病人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2例及文献复习,安徽医药,2024.4.22,通讯作者。

代表性科研项目:

1.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对PCOS患者胚胎种植影响的研究(2009HW101),2010.1.-2012.12,山东省卫计委科研计划,姜爱芳主持;

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化疗性卵巢早衰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2013.01-2014. 12,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姜爱芳主持;

3. CX43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关系的研究(2014WS0475),2014.11-2016.12,山东省卫计委科研计划,姜爱芳主持;

4.基于二孩政策,高龄PCOS患者生育力的研究,2017.12-2020.12,山东省卫计委科研计划,姜爱芳主持;

5.基质金属蛋白酶26及其抑制物对胚胎种植影响的研究,2011.01 -2012.12,潍坊市科技局科研计划,姜爱芳主持;

6.研究生妇产科学教学案例库建设及应用,2020.1—2021.12,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姜爱芳主持;

7. TNF-α、IL-10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关系,潍坊市卫健委WFWSJK-2022-006,2023.1-2025.12,姜爱芳主持。

代表性成果:

1.影响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相关因素研究,2012年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姜爱芳主持;

2.基质金属蛋白酶26及其抑制物对胚胎种植影响的研究 ,2014年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姜爱芳主持;

3.间隙连接蛋白43在多囊卵巢综合征颗粒细胞上表达的研究,2019年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姜爱芳主持;

4. 基于二孩政策,高龄PCOS患者生育力的研究,2022年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姜爱芳主持。

5.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生殖异常关系的探讨,2024年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位。

指导研究生情况:顺利毕业19人,其中统招11人(4人获潍坊医学院优秀毕业生,1人考取博士),现在读统招4人。

 

路超,男,1989年10月出生,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鸢都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邮箱:vincentslu@163.com

中国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潍坊市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生殖医学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糖代谢、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 1 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山东省自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1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累计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Theranostics 、Cancer Research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Cell Death and Disease、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约14篇,其中中科院一区7篇,单篇最高IF15.828分 累计影响因子约114.748分。

 

 

杨婷婷,女,1985年3月出生,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工作单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邮箱:y402115432@163.com

教育经历:2014年硕博连读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妇产科学专家万小平教授。从事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医、教、研工作。在各种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及不孕症的规范化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临床经验,熟练施行各类常规辅助生殖技术手术。曾多次赴美国、欧洲及日本进修学习。

研究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研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研究。

代表性论著:

Mengxue Wang, Fangyuan Sun, Shucai Zhang, Xiaohui Zhang, Yujun Sun, Ting Yu, Yuanyuan Li,·Aifang Jiang, Pengyun Qiao,·Chune Ren,·Tingting Yang. NEK2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ovarian endometriosis and impairs decidualization by phosphorylating FOXO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24) 81:237 影响因子:6.0 通讯作者

Yujun Sun, Shucai Zhang, Xiaohui Zhang, Guotao Li, Fangyuan Sun, Mengxue Wang, Chune Ren, Aifang Jiang, Tingting Yang. AURKA Enhances the Glyco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Ovarian Endometriosis Through ERβ. Endocrinology. 2024 Feb 20;165(4)  影响因子:3.8 通讯作者

CHIP induces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HMGB1 to regulate glycolysis in ovarian endometriosi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23) 80:13, 影响因子:8.0 通讯作者

Sun F;  Yu T;  Zhang Y;  Zhong X;  Wang D;  Li Y;  Wang M;  Zhang S;  Yang T. AURKA inhibits the decidualization of the eutopic endometrium in endometriosis through NF-κB p65. Biol Reprod, 2024 Dec 03, 影响因子:3.3 通讯作者

PIM2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Ovarian Endometriosis by Enhancing Glycolysis and Fibrosis. Reproductive sciences 2023. 影响因子2.4 通讯作者

The effect of fexible low-dose GnRH antagonist on pregnancy outcome in the fresh embryo transfer cycle of IVF-E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 (2022) 20:55, 影响因子5.0 通讯作者

New Insights on Ferroptosis and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Front. Mol. Biosci. 2022.6.14, 影响因子6.5 通讯作者

Rol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Reproductive Biology 22 (2022) . 影响因子2.1 通讯作者

Ubiquitination of NF-κB p65 by FBXW2 suppresses breast cancer stemness, tumorigenesis, and paclitaxel resistance.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2021. 影响因子12 第一作者

Fructose-1, 6-bisphosphatase 1 interacts with NF-κB p65 to regulate breast tumorigenesis via PIM2 induced phosphorylation. Theranostics, 2020, 10(19), 影响因子:8.579 第一作者

A Noncanonical Role of Fructose-1, 6-Bisphosphatase 1 Is Essential for Inhibition of Notch1 in Breast Cancer,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2020, 影响因子 4.484 第一作者

Phosphorylation of HSF1 by PIM2 induces PD-L1 expression and promotes tumor growth in breast cancer. Cancer research, 2019; 79(20):5233-5244. 影响因子8.378 第一作者

Negative regulation of AMPKα1 by PIM2 promotes aerobic glycolysis and tumorigenesis in endometrial cancer. Oncogene, 2019 09;38(38). 影响因子6.63第一作者

PIM2-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hexokinase 2 is critical for tumor growth and paclitaxel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 Oncogene, 2018 11;37(45) 5997-6009. SCI, 影响因子6.63 第一作者

PIM2 interacts with tristetraprolin and promotes breast cancer tumorigenesis. Molecular Oncology, 2018,12: 690–704.SCI, 影响因子5.264 第一作者

RIZ1 is regulated by estrogen and suppresses tumor progression in endometrial cancer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7, 489:96e102.SCI, 影响因子2.559 通讯作者

承担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7.01-2019.12):No. 81602301 立项经费:17万元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1-2024.12):No.ZR2021MH235,立项经费:10万元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8-2017.8):No. ZR2015HL019 立项经费:4万元,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12-2020.12: No. 2017WS398 立项经费:2万元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2018 .01-2019.12: No. J17KA25 立项经费:5.5万元

获奖情况:

潍坊医学院“1258人才工程优秀青年教师”2017年

“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2019年

学术兼职:

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生育力保护与保存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殖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委员

山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院品质管理联盟委员会委员

潍坊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

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硕士研究生11名,毕业4名

 

孟玉菡,女,1984年10月生,博士后,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邮箱:yhmeng6@163.com

首批“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获得“首届张丽珠生殖医学青年创新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妇产科学的研究,擅长研究方向:复发性流产、生殖免疫调控、胚胎着床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高校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发表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Placenta、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杂志,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编写专著《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参与翻译专著《生殖内分泌学》。

 

王桂丽,女,1978年4月出生,最高学位:博士研究生,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工作单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邮箱guiliwang78@163.com

教育经历:

1997.09-2002.07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本科

2003.09-2008.07   山东大学妇产科专业  研究生(硕博连读)

2008.08至今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从事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医、教、研工作。2009年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辅助生殖技术。多次参加妇产科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种不孕不育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子宫内膜病变、复发性流产等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研究方向: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及复发性流产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代表性论著: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及联合生物支架在治疗宫腔粘连中的研究进展,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4.07,通讯作者。

2、孕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妊娠结局的研究综述,激光生物学报,2020.08,通讯作者。

3、Identifying prognostic biomarkers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based on ceRNA network.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20.04, 通讯作者

4、SIRT1、SIRT2和IL-3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天津医药,2019.04,通讯作者。

5、Inhibition of 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2 expression by RNA interference decreases lysophosphatidic acid-induced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ctivation, cell invasion, and migration in ovarian cancer SKOV-3 cells.Croat Med J. 2008.08, 第一位。

承担项目:

1、MAPK-ERK-JNK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调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2021.01-2023.12,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一位,完成。

2、小睑裂综合征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2014.0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位,完成。

3、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作用的实验研究,2014.01-2014.12,潍坊市科技局,第一位,完成。

4、母胎界面RANKL调节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2016.01-201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三位,完成。

5、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单体的提取分离及其机制研究,2020.1-2022.12,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第二位,完成。

6、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2018.12-2020.12,潍坊医学院,第一位,完成。

7、小睑裂综合征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2011.9-2013.12,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二位,完成。

代表性成果:

专利:

1、大容量干细胞培养用恒温金属浴。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 1 0626833.1。2024.04.26。第二位。

2、一种可调节固定阴道暴露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21 2 3158725.8。2022.05.24。第一位。

3、一种用于生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冷冻保存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19 2 1311960.4。2020.06.16。第一位

4、非标培养器械用金属浴。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19 2 1084635.9。2020.03.27。第二位

奖励:

1、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两种治疗策略的比较,2011.10,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

2、中药三联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观察,2010.11,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位。

学术兼职: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生殖分会常务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硕士研研究生12名,毕业10名

 

王桂玲,女,1969年9月出生,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学硕士。邮箱:wangguiling666@sina.com。就职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科。

擅长优生遗传咨询、各种遗传性疾病及染色体病的诊断。对不孕不育、生殖内分泌疾病、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诊疗、超声诊断及辅助生殖技术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完成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课题1项;主持完成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课题1项;主持潍坊市中医药计划项目在研课题1项。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2021年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业进修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及遗传性疾病的诊疗及遗传咨询。多次参加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及山大附属生殖医院举办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培训。2024年参加国家出生缺陷防控人才培训,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培训任务。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潍坊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细胞行为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生殖分会委员;

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

 

薛德娜,女,1975年3月生,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邮箱xuedena2009@126.com

主要研究方向复发性流产,主持潍坊市科技局及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课题2项,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多篇。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生殖分会委员,潍坊市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建军,女,1971年8月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知名专家,潍坊名医,优秀医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二科主任,潍坊市产后盆底肌电康复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潍坊市不良妊娠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邮箱:zhjianjun567@163.com1994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2007年于上海ELASE中心进行《腹腔镜理论与临床培训》,2008年获潍坊医学院免疫学硕士学位,从事妇产科工作近三十年,擅长产科疑难重症的处理,尤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病理产科及复杂剖宫产手术。优势技术:1.剖宫产整形美容刀口2.复发性流产的特色保胎。

研究方向:复发性流产,病理产科。

代表性论文:

1. 张建军,Exosome-encapsulated microRNAs as circulating biomarkers for colorectal cancer,Oncotarget,2017,Vol.8,(No.36),60149-60158.

2. 张建军,Downregulated MALAT1 relates to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via sponging miRNAs,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18) 34, 503-510.

3.张建军,Disordered p53-MALAT1 pathway is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miscarriage,Kaohsiung J Med Sci.2019;35:87-94.

4.张建军,Gut Microbiota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Frontiers in Psychiatry.03 June 2024.IF4.7

5.张建军,胎盘输血与延迟断脐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04):572-575+580.

6.张建军,p53基因介导的细胞凋亡与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22,10(04):315-320.

7.张建军,胎心监护减速面积联合脐血血气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2,30期.

8.张建军,辅助性T细胞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23,Vol.29,No.23.

张建军,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宫颈癌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及关键基因、通路和潜在药物[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4,32,(01):33-40.

10.张建军,孕前BMI和孕早期血脂水平与新生儿早产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4,32,(11):2574-2579.

11.张建军,miR-483-3p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5,45(01).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张建军,lnc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机制探讨,2017.12-2020.12,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张建军,不同雌孕激素治疗方案对乳腺癌风险影响的实验研究,2017.7.27-2019.7.27,潍坊市科技局。

3. 张建军,p53-MALAT1通路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019-2021,潍坊市科技局。

4.张建军,产时胎心监护减速面积评价系统及多方位新生儿窒息评估系统的建立,2022.10.19-2025.10.19,潍坊市科技局。

代表性成果:

张建军,易栓症致复发性流产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2012.10获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社会兼职: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产后康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医学会第四届计划生育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第四届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第一届围产医学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医师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干细胞与细胞应用转化专委会委员;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产医学与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孕产妇安全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产科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潍坊市产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医师协会妇产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医师协会围产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优生与遗传委员会委员;

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产科重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封硕,女,1981年03月生,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浮烟山院区妇产科主任。邮箱:52844684@qq.com

主要从事妇科常见疾病诊疗、妇科肿瘤手术及规范化处理、妇科急危重症处理等,熟练掌握宫腔镜、腹腔镜尤其单孔腹腔镜等微创手术。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核心期刊收录2篇。承担培养研究生临床技能实践,指导研究生课题设计、数据分析及文章撰写等任务。

 

 

曹成成,女,1986年01月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工作单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邮箱为cao_cheng_cheng@163.com。

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及内分泌,

承担课题:

1.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潍坊市老年患者对中医药科普知识需求调查  项目负责人2023.06-2025.03

2.潍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circNINL充当miR-2467-3p海绵上调SP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 项目负责人 2023.9-2025.09

3.潍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绝经后妇女阴道镜检查的特殊性及其对策   3位 2019.09 已结题

4.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药保妇康栓在绝经后妇女阴道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3位 2019.12 已结题

论文:

1.2023年10月 潍坊医学院学报:HR-HPV 阴性的 ASC-US 患者发生宫颈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通讯作者

2.2019年6月 现代妇产科进展发表短篇论著  《保妇康栓在绝经后女性阴道镜检查前预处理应用》 第2位

3.2019年OPEN Medicine发表《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al precancerous cell proliferation》第2位

获奖情况:

实用性专利:改良宫颈细胞采样器及其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性研究于2018年获得潍坊市科技技术进步三等奖

学术兼职:

山东省医学伦理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分会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更年期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妇科肿瘤专业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王娟,女,1980.07生,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一科主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英国苏塞克斯和布莱顿大学医院访问学者,邮箱wangjuan0536@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为重症产科,尤其侧重穿透性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胎盘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发表SCI3篇,核心期刊论文数2篇,主持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立项1项,潍坊市科技局验收成果1项,潍坊市卫健委课题3项,著作两篇。现任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重症医学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母胎医学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流早产学会常委,潍坊市预防医学会产科疾病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潘姿璇 女,出生年月:1981.08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一科主任,英国布莱顿和苏塞克斯大学医院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

联系方式:xuanxuan20009@163.com

教育经历:

2000-2005 潍坊医学院 临床医学 本科

2005-2008 潍坊医学院 妇产科学 硕士研究生

社会兼职: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产科与辅助生育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医师分会委员

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疾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学组委员

山东妇产远程医疗技术创新联盟内异症/不孕及盆腔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首届盆底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潍坊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

代表性论文:

1. Establishment of an ovel method for primary culture of normal human cervical keratinocytes. Chin Med J (Engl) 2013; 126: 3344 47.第3位

2. Effect of progranulin (PGRN)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senescence of cervical cancer cells,Genetic sand Molecular Research,2015,14(4): 14331-14338 ,第2位

3.Upregulated exosomal miR-221/222 promotes cervical cancer via repressing methyl-CpG binding domain protein 2. European Review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19.第1位

4.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山东医药,2018年第三期,通讯作者

5.卵黄囊瘤合并畸胎瘤伴有胸腔积液1例,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2年第14卷第8期,第2位

代表性课题:

1.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GnRHa、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2016WS0683,2016.12-2019.12,第1位。

2. 潍坊市软科学: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GnRHa、曼月乐对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长期管理,2018RKX094,2018.07-2019.06,第1位。

3.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聚焦超声消融2型粘膜下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损伤的病理学研究,2020YX033,2020.10-2022.12,第1位。

4.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201801304008,2019.07-2020.06,第2位。

5. 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地诺孕素联合曼月乐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2023YX046,2023-2026,第1位。

6. HPV感染对宫颈癌PGRN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2017年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位。

 

张海凤,女,1985年04月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工作单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邮箱为haifengzhang625@163.com

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及生殖系统炎症

承担课题:

1. 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苦参凝胶治疗需氧菌性阴道炎的疗效研究  项目负责人2023.06-2025.06

2. 潍坊市科技局项目: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药物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长期管理研究》,第2位,2018年7月—2019年6月(结题、鉴定)

论文:

1. 2023年3月 《Acta biochimica Polonica》发表:Silencing circCAMSAP1 suppresses malignant behavior of endometrial cancer by targeting microRNA-370-3p/MAPK1第一作者

2. 2023年2月 潍坊医学院学报  《红核妇洁洗液联合α-2b干扰素素治疗外阴尖锐湿疣临床观察通讯作者

学术兼职:

山东省医学伦理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更年期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妇科肿瘤专业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王艳,女,1981年10月出生,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二科副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邮箱:longer98wy@163.com,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产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高危妊娠的筛查和处理,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处理,擅长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母儿管理,在产科危急重症方面例如产后出血、子痫等的救治及难产的处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研究方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持并参与潍坊市科技局立项课题3项,目前在研课题:hsa_circ_0036474通过miR-223-3p/RYBP轴调控子痫前期患者滋养层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2023.11 -2026. 10 ,潍坊市科技局,项目编号:2023YX045;发表SCI论文3篇;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孕产妇安全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学术工作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与优生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潍坊市医学会首届孕产妇安全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产科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刘洋,女,1984年07月出生,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邮箱:ly8057763@163.com。2009年至2010年于美国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从事访问学者,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工作,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在读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围产期的管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擅长孕期营养及保健、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

研究方向:妊娠期糖尿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3篇,其他作者发表SCI5篇、科技核心论文6篇,主持并结题山东省教育课题1项、潍坊市科技局项目1项,参与山东省中医药项目1项、潍坊市科技局项目3项,作为第一主编发表专著2册,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所在的潍坊市产后盆底肌电康复重点实验室为潍坊市重点实验室。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学术发展学会副组长,山东省医学会孕产妇安全多学科联合委员会诊疗规范制定工作组委员、潍坊市医学会首届出生缺陷防控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等。

 

陈芳,女,1973年04月出生,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科主任,妇科党支部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科主任,潍坊名医,主任医师,邮箱:chenfangwf@126.com,电话:13863631956。

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妇科感染。

教学科研医疗经历:

1996年参加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本专业疑难病、少见病、危重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各类腹腔镜及宫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及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治,擅长妇科恶性肿瘤及各种疑难复杂疾病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尤其各类腹腔镜及宫腔镜手术。率先在潍坊开展了妇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主持完成潍坊市科技局课题3项,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计生委课题多项,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发表SCI论文4篇,中华系列文章多篇,完成著作2部。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Fu X, Song M, Zhang R, Chen F.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IL-9 and IL-22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Minerva Gastroenterol (Torino). 2024 Jun;70(2):245-247.

张依喜,张妍,陈芳(通讯作者).阴道、宫颈微生态及局部免疫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4,52(05):522-524.

王佳森,张妍,付晓雪,陈芳(通讯作者)l.宫颈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22, 49(2).

Zhang Y, Wang Z C, Zhang Z S, Chen F. MicroRNA-155 regulates cervical cancer via inducing Th17/Treg imbalance[J].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8, 22(12): 3719-3726.

Chen J L, Chen F, Zhang T T, et al. Suppression of SIK1 by miR-141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and tiss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2016, 37(6): 1601-1610.

Chen F, Liu N. A 10gene expression signature of Notch pathway predicts recurrence in ovarian carcinoma[J]. Oncology letters, 2015, 10(3): 1704-1708.

王晓诺,包香香,陈芳(通讯作者).甲壳质酶蛋白40、糖类抗原125和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J].安徽医药,2021,25(9):1766-1770.

张盈盈,陈芳,李红,贾有娟.多模式镇痛在开腹卵巢癌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21,43(01):35-38.DOI:10.16846/j.issn.1004-3101.2021.01.010.

包香香,陈芳(通讯作者).DJ-1、YKL-40、CA125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潍坊医学院学报,2021,43(2):118-121,137.

王晓诺,张盈盈,王佳森,万修聪,陈芳(通讯作者).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相关因素及处理分析[J].潍坊医学院学报,2020,42(2):134-136.

陈芳, 刘文臻, 刘云香.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 Twist 和 HIF-1α 及 E-cadherin 表达的临床意义[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 22(11): 858-862.

王丽红, 张美书, 张玉杰,赵小伟,陈芳(通讯作者)等. 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4, 7(005): 447-450.

陈芳, 王新艳, 牟召霞.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20): 17-18.

陈芳, 李淑霞, 陈轶群, 等.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株调查及药敏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10): 762-764.

陈芳, 薛凤霞.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诊治进展[D].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 ,23(2):142-144.

陈芳, 薛凤霞, 陈轶群, 等.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 15(1): 21-24.

代表性课题:

宫颈微生物菌群及局部免疫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2023XY014,潍坊市科技局,起止时间:2023.11-2026.10

Tc17细胞与宫颈癌免疫治疗,项目编号2017YX099; 潍坊市科技局;起止年月:2017.5-2019.5,项目负责人

Tc17细胞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WS0081;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起止年月:2015.12-2018.12,项目负责人

YKL-40、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项目编号2013022卫生无资;潍坊市卫生局;起止年月:2013.06-2013.12,项目负责人

PRMT5在上皮性卵巢癌EMT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WS0653,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起止年月:2016.12-2019.12;第2参加人

代表性学术成果:

YKL-40、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022年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主要研究人员

Tc17细胞与宫颈癌免疫治疗(JB24301),2020年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主要研究人员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关危险因素及致病菌株研究(JB263-2),2014年获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1位主要研究人员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PTEN, survivin,Ki-67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105-2),2010年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4位主要研究人员

主要社会兼职:

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委

山东省抗癌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委

山东省公共健康与艾滋病防治协会妇科专业委员副主委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卵巢癌多学科分子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肿瘤学会副主委

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普通妇科分会副主委

潍坊市医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潍坊市医师协会青年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创新技术与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腹腔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委员

山东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常务委员

指导研究生情况:

共指导专业型硕士究生8名,其中毕业6名,在读2名。

 

 

王希波,男,1975年2月生,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名医,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一区主任,wangxibowf@163.com

主要从事妇科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和基础相关性研究,对本专业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新技术、新业务和妇科各种常见手术及高难度手术的操作,尤其擅长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操作及良、恶性肿瘤处理,医院十佳手术医师。工临床工作中不忘进行相关科研研究,主持完成省、市级的科研课题多项,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目前兼职为潍坊市医学会首届妇科肿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盆腔肿瘤专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肿瘤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分会常委,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盆腔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院医院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中西医协同分会妇科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分会、腹腔镜分会、宫腔镜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学组、盆底学组委员,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妇科专业副主委,潍坊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委等。

 

刘玉珍,女,1973年4月生,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潍坊市人民医院宫颈疾病科主任。邮箱:lyz0412@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生殖道炎症及妇科微创技术。近年来,主要进行宫颈病变方面的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杂志发表论著9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潍坊市科技局《改良宫颈细胞采样器及其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性研究》,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课题《中药保妇康栓在绝经后妇女阴道镜检查中的应用性研究》等。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医学教育分会特聘专家,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基层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宫颈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宫颈病变学组委员,山东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妇产科远程医疗技术创新联盟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医学院妇幼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指导统招研究生14人,在职研究生7人。

 

朱玉春,女,1980年04月出生,硕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人民医院产科医学中心科副主任,潍坊市产科质控中心副主任,潍坊市人民医院产科党支部书记。邮箱:15065658122@163.com。从事产科工作20余年,始终以“母婴损失最低”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擅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复发性流产、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等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研究领域聚焦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儿生长受限,目前承担《欧米加-3-酸乙酯90软胶囊治疗妊娠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人血白蛋白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产时剖宫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及《肥胖妇女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4项在研课题。参与省级科研3项、市级科研10余项,获二等、三等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收录SCI 4篇,专利2项,专著1部。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女医师协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流产防治与优生优育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转化医学会孕产妇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母胎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等。荣获2017年度潍坊市人民医院“十佳医生”,2018年度“潍坊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度“医患沟通优质服务明星”,2022年度潍坊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优秀质控员,2022、2024年度“优质服务个人”。

 

柳林,女,1970年10月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兼任教育培训部主任,邮箱:fkll2008@126.com。

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对妇科良恶性肿瘤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熟练地处理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全市较早地开展了宫腔镜手术,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及宫颈病变、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的研究。

科研:主持完成山东省卫健委科研课题2项,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0项,主持及参与的课题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获国家专利3项。目前作为负责人在研课题2项。

论文:共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及参译著作各1部。2023至2024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1篇,统计源期刊4篇。

主要社会兼职: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诊断学分会委员,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妇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第一届盆底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妇科内分泌及围绝经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少敏,女,1982年9月出生,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一区,妇科副主任,邮箱:csm13579@vip.126.com。

从事妇科一线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曾公派赴英国曼彻斯特研修。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宫颈病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微创技术研究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宫颈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学术发展学组成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宫颈癌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委员会委员等。擅长多种妇科良恶性肿瘤及宫颈病变的诊治。推动建立妇科肿瘤MDT,多学科协作,促进妇科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在妇科临床、阴道镜检查、细胞及组织病理学方面均有研究,熟练掌握最新指南,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和诊疗。擅长微创手术,如各类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及经阴手术,以及各类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手术风格解剖清晰精准,不畏疑难。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参与课题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省级课题立项3项,主持课题研究2项。《P16/ Ki-67和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分流策略研究》荣获2023年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维影像重建及术前规划在子宫内膜癌精准手术及超分期中的应用》目前为在研有资课题。申请国家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2部。曾获得“潍坊市市直卫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潍坊市妇幼卫生岗位技术能手”、“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组委会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等荣誉。注重言传身教,重点突出,遵循教学规律,生动形象,可双语教学。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实践教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刘艳,女,1980年4月出生,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工作。邮箱:liuyan496@126.com。

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承担项目:KIF20A通过P53信号通路调控宫颈癌进展和顺铂敏感性的研究,潍坊市卫健委,2024.7-2927.6

代表性论著:

1.Giant struma ovarii with pseudo-Meigs’syndrome and raised cancer antigen-125 levels: A case report,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2022.11,SCI-Ⅳ(1.534),第1位。

2.Melatonin protects against ovarian damage by inhibiting autophagy in granulosa cells in rats,Clinics,2022.1,SCI-Ⅳ(2.898),第1位。

3.过/降表达KIF20A的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能力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山东医药,2022.6,第1位。

获奖情况:

1.中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临床研究,潍坊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位,2021.1。

2.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与粘附斑激酶表达水平的研究,潍坊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2位,2020.1。

3.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乳腺癌术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研究,潍坊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4位,2022.9。

4.Aurora-A通过ARPC4调控细胞骨架对宫颈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山东省卫健委,结题,第1位,2023.7

学术兼职:

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学组委员;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潍坊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妇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常务委员。

 

王丽,女,1980年2月出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工作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邮箱:33100830@qq.com。

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承担市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已结题,再研市级课题两项,科研项目2项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多篇,主编一部,实用新型专利专利两项。兼任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妇科疾病诊治分会常委兼秘书;潍坊市医学会第六届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宫颈病变学组秘书;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第一届肿瘤早诊早治(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微创技术研究分会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妇女保健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卵巢癌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郭永,男,1970年10月出生,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院长。邮箱:1483583108@qq.com。

29年的妇产科工作中,特别在妇产科疾病、妊高征、产后出血、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乙肝母婴阻断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高危妊娠各种急危重症抢救有独到之处。作为潍坊市产科质控中心主任,多次到县市区指导工作及组织产科质控会议及培训学习。经常参与指导抢救,参与孕产妇死亡评审。代表性成果及获得奖励情况:工作以来获奖科研共8项,2019年《视黄醇结合蛋白4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获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位);2021年《维生素A、E水平与孕期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获山东省妇幼保健科技奖三等奖(第一位);2021年《HGF及其受体C-met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获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三位)。发表论文论著情况:《缺氧诱导因子2α、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郭永,2015.02,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现代临床妇产与儿科诊疗学》郭永,2010.08,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HIF- 2α、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郭永,2015.02,中国优生与遗传等多篇。主要成就:荣获省级医保先进个人、市级先进个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第六批潍坊名医、潍坊市第十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优秀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优秀教师等称号。学术兼职: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孕产期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大数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产医学与妇幼保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孕产妇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患管理学会孕产妇安全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母胎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出生缺陷防控多学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妇女保健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围产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产科重症委员会主任委员。

 

旭艳,女,1975年9月出生,硕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妇科学科带头人及妇科主任,邮箱:zhangxuyan1975@163.com。

临床致力于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的开展,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2024.9月完成山东首例妇科5G远程实时指导手术。于SCI、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1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省教育厅等课题13项。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现有在研课题1项。参与国家《卵巢癌类器官规范化建立及临床转化初步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制定。

学术兼职: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微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宫内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学组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疾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女性盆底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卵巢癌多学科分子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山东省体医融合智库专家,原青岛市高层次引进人才。

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内分泌及围绝经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西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山东省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兵团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援疆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并多次获得山东省第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临床技能培训优秀指导教师及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2年始共培养统招研究生15名,在职研究生若干。属于医教研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李萌萌,女,1976年06月生,主任医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三科主任,邮箱:wffylmm@163.com。

擅长对高危孕产妇的规范化管理,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胎盘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宫颈机能不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对妊娠剧吐、复发性流产保胎治疗等有独到见解。曾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进修1年。多次担任全市爱婴医院复核评审专家。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主编论著2部,获奖科研8项。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科研2项、山东省医学会专项科研1项。获潍坊市卫健系统“最美抗疫医生”、“优秀教师”等荣誉。

兼任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产科安全与快速反应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潍坊市预防医学会生命早期与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潍坊市妇幼保健协会产科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陶华娟,女,1975年10月出生,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科主任,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管理与质控中心主任。邮箱:huajuantao@163.com。

主要从事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遗传性疾病、胎儿结构畸形、先天性发育异常及罕见病的优生遗传咨询、基因诊断、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注重复杂性双胎、胎儿生长受限及出生缺陷的规范管理。

主持完成《SNP-Array及WES在超声异常胎儿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孕期遗传学超声软指标异常的临床价值研究》等5项课题,均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科研共十余项。

兼任山东省产前诊断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出生缺陷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与优生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出生缺陷防控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潍坊市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医学遗传与优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校外导师

 

包洪初,男,1971年11月出生,博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山东省医药卫生生殖健康与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邮箱:baohongchu@163.com

研究方向:妇科内分泌和生殖医学。擅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各项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宫腹腔镜进行宫颈环扎、子宫瘢痕憩室修补、子宫畸形矫治、输卵管复通(吻合)、严重子宫腺肌病病灶去除三瓣法子宫成形术(PUSH术式)等生殖外科手术,能个体化、多途径治疗不孕症。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主编人卫版著作《生殖医学内镜微创》1部,主持烟台市重大课题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子项目1项。

学术兼职:

烟台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烟台市预防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委

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生殖医学伦理学分会理事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性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科协会生殖遗传分会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医学与生殖伦理学分会委员

电子邮箱:baohongchu@163.com

 

董艳,女,1987年1月出生,副主任医师,中共预备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产科六病区副主任,临沂市人民医院青年才俊,临沂市博士后工作站在读,邮箱:dylyrm@126.com。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担任住培医师、实习医师、见习医师带教工作,多次参加市级、省级产科危急重症技能大赛,荣获临沂市“振兴沂蒙奖”、“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岗位技术标兵称号等。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病理与治疗机制。正主持山东省医药卫生项目1项,潍坊医学院科技发展计划1项,徐州医学院科技发展计划1项,市级课题1项(已结题),发表SCI论文2篇,北大核心期刊1篇。兼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二届母胎医学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健康临床标准与规范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临沂市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临沂市医学会第六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

 

 


张丽丽,女,1983年6月出生,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任职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职务(无),邮箱:lilyzh8310@163.com。

研究方向:

妇科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科研方面:

本人于2015-2019年顺利获得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23.9于山东大学博士后出站,在SCI及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30分,主持并参与山东省卫健委基金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市级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项,完成科研成果4项,获省级科研奖励3项,参编妇产科专业著作《微创无瘤防御理论与实践》。

个人荣誉:聊城市优秀人才,曾获得“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年度先进个人,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先进个人,山东省疼痛医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聊城市人民医院优秀医师,重庆市卫健委支医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妇女保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中西结合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卵巢癌多学科协作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卵巢癌多学科分子诊疗专委会副主委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生殖道感染学组副组长

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分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中西协同专委会青年学组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分会委员

 

王珊,女,1978年4月出生,博士,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生殖医学科负责人,邮箱:drwangshan@163.com。

研究方向:生殖医学、产科学。

妇产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山东省立医院生殖医学科负责人,山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生殖医学伦理学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临床分会青年委员等。

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擅长不孕不育疾病诊治、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优生优育遗传咨询、围产期保健等。研究方向为生殖医学、产科方向,长期致力于生殖免疫相关领域研究,在母胎界面免疫互作、纳米载药体系的靶向治疗等方向有深入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等科研项目多项,作为首位完成人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山东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

 

李爱华,女,1969年04月出生。聊城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聊城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聊城市妇科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兼任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手术安全及质量控制学组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内镜学组、盆底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腹腔镜医师分会、宫腔镜医师分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师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专委会副组长,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瘤分会常委,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参考报.妇产科专刊》、《妇产与遗传》编委,德国Klinikum Osnabrück 大学访问学者,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单孔及V-NOTES腹腔镜手术、疑难复杂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盆腔器官脱垂重建手术、女性先天畸形矫治手术、阴式及宫腔镜四级手术,荣获“聊城好医生”荣誉称号,承担山东省卫健委基金及攻关课题6项,荣获聊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SCI及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承担课题:

1 尿液与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测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山东省老年医学会,LKJGG2021W067,课题负责人

2 比较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与骶棘韧带固定两种术式治疗POP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并发症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706005,横向课题,分中心负责人

3 改良TCGA分子模型联合前哨淋巴结技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及综合治疗中应用的多中心、对照、探索性临床研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WA2021RW06,横向课题,分中心负责人

发表论文:

Promoter methylation analysis of DKK2 may b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ervical cancer

第一

Asian Biomed (Res Rev News)

2022; 16(4):181–189.

PD-1、PD-L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 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通讯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35(2):111-119

miR-101-3p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ion of preeclampsia by suppressing WDR5-mediated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trophoblast

通讯

J OBSTET GYNAECOL RE. 

2023,49(1):141-153.

ASO influences trophoblast cells behaviors by changing LncNR_040117 expression in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induced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通讯

 J MATERN-FETAL NEO M

2023,36(1): 2183083-91

 

子宫内膜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通讯

现代医药卫生

2024;4(8):1344-8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及分型演变

通讯

妇产与遗传

2023,13(3):48-52

子宫癌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执笔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4,16(4):385-391.

Integration of single-cell RNA-seq and bulk RNA-seq data to construct and validate a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related prognostic signature for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通讯

J Ovarian Res

 2024,17(1):82.

 

刘天凤,女,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沂市人民医院妇产医学中心妇科二病区主任,临沂市人民医院首届青年才俊,妇产科住培专业基地教学主任,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2022年成为临沂市人民医院首批青年才俊人员,2023年荣获临沂市“践行沂蒙精神优秀医务工作者”,邮箱:feng198243@126.com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疑难病及急危重症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擅长妇科疾病微创手术治疗,同时具有娴熟的开腹手术及经阴式手术专业技术能力,尤其擅长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放化疗及免疫靶向综合治疗等。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委会常务委员、国际微无创协会青年委员、山东省伦理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腹腔镜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异症学组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盆底分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妇产分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盆底分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妇幼保健协会妇科肿瘤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内异症手术图鉴》学术编辑、《医学参考报》通讯编委等。2020年获课题山东省医药科技发展项目面上一项,2019年获临沂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近三年发表SCI文章3篇,核心期刊5篇。

 

王新波,男,1982年1月出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五病区主任wangxinbo135@126.com

从事妇科疾病的诊疗工作近20余年,在妇科肿瘤、普通妇科、计划生育方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擅长妇科肿瘤的规范化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以及妇科肿瘤临床治疗方面,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 SCI收录9篇,主持山东省医药卫生课题1项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子课题2项,潍坊市卫健委科研课题结题1项,获科研成果奖2项。兼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及卵巢癌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盆腔疼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腹腔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等。

 

朱彤宇女,1968年12月出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产科,妇产科主任兼产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邮箱:zty6812@163.com。学术兼职全军优生优育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妇女保健专委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学会孕产妇安全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妇产科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科研创新能力。 擅长优生优育的遗传咨询;孕产妇营养、女性生殖保健;高危妊娠的诊治;产科急危重症的救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物、宫颈机能不全等妇科疾患的诊治,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有深的造诣等。开展产后出血、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子宫各种缝合技术、子宫血管结扎术、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术等。开展各种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

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SCI收录论文6篇,主编专著6部;曾获军队科技二、三等奖7项。现承担课题: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1项,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发展项目1项。

现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带教硕士研究生9名。

 

曲洪美,女,1979年12月出生,最高学位博士,职称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工作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职务产科副主任、妇产科专科实验室主任,邮箱:qhm791015@126.com。

2007 年 7 月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校妇产科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2016 年 6 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专业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7.04-2017.10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产科进修;2020.01-2021.05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实验室 访问学者 博士后工作。

一直从事产科工作18 年,能熟练操作剖宫产术,胎盘植入剖宫产术,臀位剖宫产术,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子宫捆绑术,紧急宫颈环扎术,阴道助产术(产钳助产术,胎吸助产术)等。

主要进行子痫前期滋养细胞缺氧环境下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相关机制。目前作为第一负责人已完成国自然基金一项,申报获批省自然基金一项。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血管外科实验室做访问学者15 个月,主要研究是子痫前期血管病变的分子机制。到目前为止发表 SCI 文章 10 篇,其中 JCR 分区 2 区文章 3 篇。

 

王岸聪,性别女,中共党员,出生年月:1976年3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丹麦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临沂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邮箱:ancongw12@163.com)。研究方向:生殖医学及妇科内分泌。2022年度临沂市沂蒙卫生领军人才。 2014年作为临沂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至临沂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工作至今,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项;承担山东省卫生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被SCI、SCIE收录论文14 篇(总影响因子:29.176 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华系列期刊论文3篇。2021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资格(csc No:202109370057),2023年前往南丹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异质性的新表观遗传学研究)。专注于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复发性流产研究,尤其是卵子成熟障碍导致原发性不孕症的基础及临床系列研究。

 

张海燕,女,1974年5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临沂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医学中心副主任,妇科一病区主任,邮箱13864999757@163.com。

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始终以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为己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注重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率先开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腔镜手术治疗,宫腔镜及腹腔镜微创技术娴熟,对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熟练掌握,对疑难疾病有独到的见解,临床教学经验丰富。兼任兼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徐州医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部、滨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理论教学副教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率领科室被评为三甲复审示范科室,市级及院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在临沂市率先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大量疑难危重患者的国际化远程MDT及中西医结合诊治,多个学术兼职:临沂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内镜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宫颈学组成员,山东省医学会院内VTE防控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腔镜外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腹腔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及秘书,中国老年医学会妇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临沂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连续数年多次承办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继续教育项目达10余项,2022年度成功申办泰山科技论坛。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3项,3项国家级多中心研究:1.2020年7月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相关性(JB2020-3-46-(4)-R3),临沂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位;2.2021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项目(WA2021RW06):改良TCGA分子模型联合前哨淋巴结技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及综合治疗中应用的多中心、对照、探索性临床研究。3.2023年12月临沂市重点研发计划(医学类)项目:子午流注仪穴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4.2023年7月 氟唑帕利卵巢癌非干预性登记研究。近三年专利2项:2021年9月发明专利:一种制片夹组件自动装配系统(ZL 2019 1 0564474.1)。2023年3月实用专利:一种角度调节式检查用照明装置(ZL 2023 2 0375641.X)。著作3部:2020年12月:新编妇产科疾病临床指南。2022年6月:现代妇产科理论与实践。2022年8月:妇产科疾病治疗精粹。(第一主编)近三年论文7篇:1,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治的专家共识(2022版),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高危型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现代妇产科进展。3,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局部伴微浸润性癌一例病例分析。4,宫颈微偏腺癌及宫颈不典型叶状增生病例报道2例并文献回顾,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学报。5,Giant ovarian dysgerminoma in adolescence: A rare case report,Asian Journal of Surger。6,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of the cervix with lymphatic metastasis:A case report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7,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 rare primary vaginal adenocarcinoma ,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7,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研究进展,国际妇产科杂志。8,腹腔镜下改良Dubuisson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腹腔镜外科杂志。9,卵巢中低分化支持间质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24年5月。10, 外阴部位乳头状汗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临床医学进展。

2016年4月获中国民主同盟山东省优秀盟员,2019年、2021年、2023年获临沂市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获临沂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23年度临沂市优秀医师,临沂市人民医院优秀科主任。2024年度临沂市三八红旗手。2021年5月18 日,非常光荣的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山东省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不仅是临沂市唯一参会专家,更是全山东省地市级医院中唯一参加该次医学盛会的专家,并提交议案两项。

 

张宁,女,1975年1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技术临床负责人。

邮箱:yyyzhangning@126.com

1998年参加工作,师从于国内著名生殖医学专家陈子江院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生殖内分泌、辅助生殖技术、生殖遗传学。擅长女性不孕症(包括输卵管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生殖内分泌疾病以及复发性流产、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诊治,擅长个体化促排卵治疗及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辅助生殖技术,擅长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生育风险评估。

先后主持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以主要人员参与国家、省自然基金3项,主持完成的课题获山东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课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奖励共9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主编论著1部。

现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助孕与优生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妇幼保健协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获“山东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烟台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烟台毓璜顶医院“中青年技术标兵”、“十佳青年医生” 。

 

张意茗,女,1981年11月生,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美访问学者,济南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邮箱:zhangyimingdoctor@126.com

研究方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症,以第一作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7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4项,社会兼职:济南医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生殖医学伦理学分会副会长,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微创技术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宫腔镜分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专委会委员。

 

孙丽,女,1972年1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后,青岛大学肿瘤学、第二医科大学妇产科 硕士研究生导师,康复大学附属青岛中心(肿瘤)医院 妇瘤一科,科主任,邮箱:sunli766@163.com。

青岛市组织部、卫健委引进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妇产科博士;美国UNC大学 妇瘤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现代妇产科进展» 编委;2007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获妇产科专业博士学位及博士研究生学历。2011-11-15至2012-11-13 至美国北卡罗来那州教堂山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妇产科妇瘤实验室为期一年的博士后学习。研究生培养:青岛大学肿瘤学、第二医科大学妇产科科学学位及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指导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肿瘤学、妇产科学科学学位及专业学位毕业硕士研究生共13名,指导第二医科大学在读研究生3名。

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妇科肿瘤的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及妇科肿瘤的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在省级以上中华系列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5篇,SCI文章12篇,课题项目负责人11项,其中中国抗癌协会-恒瑞PARP抑制剂肿瘤研究基金项目(2023年度)1项,青岛市卫健委课题1项,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2021年度肿瘤防治研究槐耳专项基1项,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研究基金会课题2项,山东省卫生厅课题2项,山东省医科院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作为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PI承接全国多中心肿瘤靶向、免疫、妇科等GCP临床研究在研项目20项。目前负责在研全国、省市级课题共5项,申请课题及医院匹配经费共20万,卫健委引进学科带头人,医院引进人才科研经费100万,目前课题经费共110万。主要学术社会兼职: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整合康复专委会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近距离放射治疗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妇科质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谢贝贝,女,1979年6月出生,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临沂市人民医院妇科一病区副主任,邮箱babybeau@126.com.

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承担项目:2024年获批临沂市重点研发计划2项:《MMP12调控mTOR通路介导宫颈癌CD8+T细胞浸润的机制研究》、《基于MRI成像技术在II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研究》;2022年临沂市重点研发计划:《子午流注仪穴位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NLRP1、NLRP3、Caspase-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复发的影响》、《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MMP2,3,7,and 9genes and the susceptibi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Han popolation》、《三种围手术期镇痛方法对子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Association of FCRL3 Genetic Polymorphisms With Endometriosis-Related Infertility Risk: An Independent Study in Han Chinese》、《临床妇产科学诊断思维与实践》、《现代妇产科疾病使用诊治技术》等。

获奖情况:《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分布规律》2012年获临沂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相关研究》2020年获临沂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学术兼职:世界中联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委员妇科肿瘤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妇科微创技术研究分会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临沂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临沂市医师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